智慧校园

国家政策

智慧校园
智慧校园
智慧校园
智慧校园

《教育部关于印发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(2011-2020年)〉的通知》(教技〔2012〕5号)
《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》(教技〔2018〕6号) 
《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(试行)》(教技〔2018〕5号) 
《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》(教技厅〔2018〕1号) 
《教育信息化专项—教育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子项目管理细则(试行)》(教技厅函〔2017〕4号) 
《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的通知》(国发〔2017〕4号)
《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》(教技厅〔2017〕2号)
《教育部关于印发〈教育信息化“十三五”规划〉的通知》(教技〔2016〕2号)

建设原则

依据标准,规范建

依据颁布的《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(试行)》、《智慧校园总体框架》(GB/T36342-2018)从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,注重智慧校园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,在规划指引下, 突出重点、以点带面、分步实施、逐步深入,不断增强实施应用效果,统筹推进学校信息化协调发展。

以校为本,彰显个性

兼顾信息化的教育与文化特性以及学校办学理念,彰显信息化服务内涵发展、特色建设的强大功能,朝着“环境数字化、服务数字化、资源数字化、活动数字化”方向统筹规划建设,由点及面有序推动智慧校园建设。

应用驱动,科研引

多措并举,构建信息化应用体系,抓住教改核心,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;依托区域教育云,引导教师开展在线协同备课、网络教研,有计划、有系统地构建教育资源库,构筑师生时时学习、交流的自由时空。

典型示范,区域引

采取重点引领、分步推进的策略,发挥教育集团、教育共同体、学区制的优势,典型示范、以点带面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,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区域智慧校园建设走向深入。

建设目标

建设目标

依托:

互联网+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;

打造:

智慧管理、智慧教学、智慧环境、智慧安全;

达到:

《教育信息化2.0行动计划》中,到2022年基本实现“三全两高一大”的发展目标;

支撑:

支撑智慧校园体系、辅助构建一体化服务;

解决方案

总体架构:智慧校园综合体系:1基础+N应用+1平台

“1”

建设一个综合管理平台,观测校园总体管理情况;

“N”

部署多钟传感器和物联网那个应用;

“1”

实现基础设施智慧化即建设一张校园管理专网;

解决方案

重点建设:建设可视、动态、实时并无缝接入校园服务及应用的智慧管理平台

 

· 与各部门互联互通,协调联动,实时掌握校园运行态势;
· 实现突发事件主动预警处理;
· 平台无缝整合各应用系统

解决方案

重点建设:建设基于物联网传感器的全面感知体系

 

· 充分共享公共设施(智慧灯杆等),部署传感器;
· 校园治理传感器无处不在,实现对校园全面感知;
· 统一传感器接口标准、数据标准;

建设基于物联网传感器的全面感知体系

重点建设:建设一张高速安全且可供电的校园管理专网,支持统一规划、统一建设各项校园服务

 

· 覆盖校园公共空间,有路,就有电、有网;
· 安全可靠,高速宽带全光纤网络基础设施;

建设一张高速安全且可供电的校园管理专网,支持统一规划、统一建设各项校园服务
一张网

一张网

校园全面感知体系及校园
服务统一规划、建设

校园管理信息专网是智慧校园管理信息化、精细化的根基和前提,是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,为新时代建设智慧校园找准方向,实现互联互通、全面感知的功能。

一脸通

一脸通

广泛应用于门禁、消费、考勤、
传统安防等领域

智慧校园平台关键领域优先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身份验证,快速便捷;可广泛用于视频监控、入侵告警、出入口控制、门禁等主要安防领域。

一张网

一张网

绘制校园智慧管理全景图,智慧管理平台
+虚拟校园服务

丰富的基础GIS应用
多样化信息资源展示
多样化信息资源展示
辅助决策分析
信息数据采集、管理与共享